鼎顺教育
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373号五
山科技广场C座712室
报名热线:
020-37277228
18565465896、18027391395
网站: www.dsjyedu.com
微信公众号: dsjymba
不知不觉,已经7月份了,距离2023考研只有不到6个月的时间。现在开始备考管理类研究生,来得及吗?怎么备考呢?
1
Part.1
先开始,再发力
万事开头难,那先从容易的事情的做起。
考研,没开始的同学感觉就像是一座大山横亘眼前,迟迟不敢迈出第一步,一直拖,到9月份觉得不能再拖了才开始,基础不好的同学根本无法赶上进度,最后不了了之。
但是如果马上要求自己进入高质量的复习状态,同学们也做不到。昨天还在悠哉的享受生活,今天就珍惜时间发奋图强?确实很难做到。但是也不能再划水了,想要23一战上岸,五个多月的时间是够用但不是充足,尤其是对于在职备考或基础不好的同学,时间上已经非常紧张了。
从今天开始,就强迫自己先行动,哪怕第一天只用了半个小时学习,第二天也是半个小时,第三天一个小时......先坚持21天,你的身体和意识就会主动调整,适应成新的习惯。第一个月确实需要强迫自己,那怕一天只学习半个小时。并且在这一个月逐步了解目标院校笔试的录取分数,各个科目的备考内容和重点,自己的基础到底如何,至少对这门考试和自己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坚持完第一个月,对考研这件事有初步认知后,大多数同学就会自己感到着急,不需要强迫自己,每天会抽出时间来学习。当然如果觉得自己确实自制力不强,那就再人为干预一下,卸载游戏,视频等娱乐软件,设立坚持学习奖励机制,坚持下去。
这门考试对于绝大多数同学来说,难点还是数学和英语两科,数学一定要打好基础,基础知识决定一切;英语需要同学们坚持背单词到考前,单词量决定一切。所以,一开始,先以数学和英语科目为主,一个月后,进入学习状态了再开始逻辑,最后学习写作。
2
Part.2
数学
数学是主要的拉分科目
到了暑期,部分同学应该已经完成一轮数学的基础复习了。如果还没完成的话也不用过分焦急,调整好心态,到暑假这个阶段夯实基础,多做题、多找思路。
(1)至少看完1遍课本。基本概念、定理、公式要熟知,一些重点的公式一定要能自己推导。
(2)做课后习题、对答案(不要认为课后题太简单,动手做做)。现阶段一定不要着急做真题,功力不够就是浪费真题,数学真题从9月份开始刷一点都不晚!
(3)数学切忌眼高手低。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感觉,看看答案都懂,自己做起来不会。归根结底,就是平时做题太少了。所以大家平时千万不要看网课即学习,一定多动手刷题演算。
虽说这个阶段是抓基础,并不代表只能上完基础课才能上强化课。如果是基础好的同学或者是才开始数学复习的同学完全可以直接上强化课,基础课的内容强化课都会再讲一遍。
基础复习要注意坚持每日做题,及时巩固当日复习的知识点。强化复习要注意及时梳理知识点建立知识网络,强化训练经典题型。
3
Part.3
英语
每天30分钟,目标是大纲单词、常见超纲词、短语和固定搭配背2遍,见到单词能反应出其基本义,基本扫清单词障碍。
每天利用碎片化时间,坚持用单词书或者APP去背单词,尤其是考研真题的单词,务必要掌握的滚瓜烂熟,背过的单词记得及时复习巩固。
每天30分钟,目标是考研基本语法融会贯通,能灵活运用。对于语法的学习,大家现阶段要了解长难句的分析方法,并在真题中大量训练。
比如了解句子中哪里是主干,哪里是定/状/同位语等;找到分句的主要架构,并进行分句翻译。如果觉得真题上手还有些困难,可以先用“每日一句”练习,使用上面推荐的方法步骤。
单词和语法复习感觉较好的话,现在就可以开始大量的阅读真题练习了,复习较慢的同学需要抓紧一些,至少在暑期开始的阶段就着手,真题从2010年开始,总量比较少,但是逐篇精练也是需要花费很多时间的,大家不要懈怠。二战的同学基础比较好的话,英二的同学也可以看看英一近几年的题,难度相差不大。
阅读文章时把握文章中的单词的常见释义、熟词僻义、引申义、常见搭配能够掌握;文章的主旨信息和框架;初步认识考研阅读理解题目的特点,注意对文中长难句的分析,句子成分要分析透彻,因为往往会在长难句处出题;
读懂每篇文章,找到读懂文章的乐趣和方法,克服畏难情绪;积累和理解各种背景知识;通过做题训练分析问题和逻辑推理的能力。题目类型要明晰,学会不同题型的做题方法,分析题目错误原因。
4
Part.4
逻辑
从暑期开始很多同学的逻辑复习就进入了强化阶段,这个阶段的前期基础阶段,可以利用《管理类联考逻辑应试技巧攻略》需要对逻辑的考试形式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学习一些逻辑基础知识与概念,对逻辑整体学习有一个基本的框架,脚踏实地学习基本概念,夯实基础。
前期这个基础阶段完成后,对于逻辑的基础框架有了认识,可以利用剩余时间去练习199管理类联考的逻辑题目,这个时候学习可以利用不同年份题型分类练习,找到之前复习基础阶段的薄弱之处进行强化,为之后强化真题阶段打牢基础。
5
Part.5
写作
首先需要对写作的两种文体,论说文以及论证有效性分析有基础的认识,熟悉考试大纲对写作的要求,知道其写作的行文脉络了解评分标准,了解论证有效性分析的论证结构及常见逻辑漏洞,了解论说文的命题类型,学会论说文的审题方法,配以试题范文并通过分析大纲要求,初步认识中文写作的考察重中之重。不用急于成文,多积累素材,夯实基础。
除此之外,每天还要学会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对文章中的素材进行一定的积累:阅读书籍。
同学们可以阅读一些对中文写作思维养成有帮助的书,如《论说文之道》等阅读评论性文章。人民日报APP中的“锐评”这一栏,里面发表的文章都是对一些现象做出的评论性文章,这些文章都较为符合我们考试的写作思路,因此考生每天最好都去看一下。
当然,不是每篇文章都需要去看,可以重点关注与我们的考试方向相关的问题,例如:经济、企业管理、社会治理。如果可以的话,政治类文章也可以看一看,初试不考,而复试会考。
对于在职的同学而言,每天学习时长至少保持1-2个小时左右(视个人基础而定)。在一开始就要保持紧张状态,不可过分放松,不可过分懒散,也不用每天12+小时的学习,前期过于疲劳,会导致后期冲刺阶段尽头不足。
要保持自律,有拖延症的同学一定要找到一个合适的研友一起学习,可以起到相互督促的作用。